中國共產黨新聞網
分享

提高在開放條件下干事創業的本領

彬禮

2025年04月07日08:58    來源:學習時報

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。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深刻指出:“現在,我們國家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,各級干部要提高在開放條件下想問題、作決策、抓工作的本領。”這一重要論述,是對新時代開放發展實踐的深刻洞察,為領導干部胸懷“兩個大局”指明了行動方向,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開放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,也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。在對外開放中,我們不斷掌握經濟規律、融入世界市場,探索出全面深化改革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雙輪驅動的發展路徑,邁入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。開放也讓多元文化並存,各種社會思潮不斷碰撞,誘惑與風險增多,迫切需要黨員干部從政治高度分析和處理問題,確保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。但在實踐中,也還有一些黨員干部思想觀念滯后於時代發展,履職能力難以適應全球經貿規則加速重構、多重安全威脅交織疊加的新態勢,面對開放條件下的改革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“本領恐慌”問題。

當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,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,開放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但我們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,隻會越開越大,這對黨員干部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。開放條件下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,需要黨員干部具備應對復雜局面的應變能力和創新精神,善於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,推動改革和創新。開放帶來了更多交流與合作,還需要黨員干部提升國際化能力和全球視野,關注世界各領域的發展趨勢,了解國際規則,敏銳捕捉國際前沿信息,將其轉化為推進工作的新動力。

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,我們隻有不斷提高駕馭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能力,才能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、推動高質量發展。為此,必須站在全球視野想問題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堅持從歷史長周期把握世界大勢,加強對開放工作的戰略性、系統性、前瞻性謀劃,尊重並運用國際規則和慣例,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,提升國際話語權。深刻把握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,抓住全球產業鏈、供應鏈重構的機遇,找准自身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定位,結合實際科學謀劃好本地區本部門本領域的發展思路和實現路徑。

堅持科學思維作決策。開放條件下的決策制定,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。這就要求我們兼顧當下與長遠,統籌開放帶來的機遇與風險,既要推進國際貿易合作,又要防范外部風險傳導,通過政策“組合拳”實現穩中求進。統籌發展和安全、開放與安全,建立完善開放領域風險防控機制,嚴守意識形態安全、經濟安全等底線﹔同時還要鼓勵創新探索,打破路徑依賴,以制度型開放使改革不斷深化。

強化務實作風抓工作。開放條件下的工作落實,需要更加務實的作風和高效的執行力。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、效果導向,聚焦開放中的難點和堵點,主動對接國際規則,在跨境合作、數字經濟等新領域率先破題。從“單向推動”轉向“協同共治”,在開放環境中構建“一盤棋”格局,引導市場力量、社會資源共同參與治理,以更加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國際資本,拓寬開放的深度和廣度。

“開放帶來進步,封閉導致落后。對一個國家而言,開放如同破繭成蝶,雖會經歷一時陣痛,但將換來新生。”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我們必須不斷提高在開放條件下想為、敢為、善為的本領,充分利用機遇、應對風險挑戰,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,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擔當新使命、展現新作為。

(責編:王珂園、王先進)
相關專題
· 專題報道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