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交出成績單——

十年“長”出三點五萬家文化企業(文化市場新觀察)

本報記者 王昊男

2025年04月14日08:34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
  從成立之初的1.6萬家文化企業,增長到如今的5.1萬家,10多年間新“長”出了3.5萬家文化企業。這是位於北京朝陽的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(以下簡稱“國家文創實驗區”)自2014年成立以來交出的成績單。

  國家文創實驗區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北京市共建,以“CBD—定福庄”國際傳媒產業走廊為核心承載區,佔地面積78平方公裡。成立以來,一批可復制、能推廣的經驗模式在此落地生根,各類文化企業加速匯聚。

  在北京東四環慈雲寺橋附近的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,鋸齒式屋頂的老廠房錯落有致,碗口粗的山楂樹長出新葉。曾經的京棉二廠,如今已成為影視的重要生產基地。

  “作為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,我們見証了國家文創實驗區的發展。”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負責人,京尚唯萊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樊曉偉介紹,園區內聚集了萬達電影、正午陽光、儒意控股等多家企業,“市面上熱映的院線電影、熱播影視劇、綜藝節目等,很多都出自這裡。”

  依托區域優質的影視資源和活躍的創作氛圍,朝陽區形成了完整的影視全產業鏈集聚生態。截至目前,這裡擁有攝影棚、錄音棚等專業影視配套資源400余處,總面積超4萬平方米,實現了影視作品拍攝、制作、審片等各環節的高效銜接。

  “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產業生態,也讓朝陽區成為影視作品裡的常客。”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馮志明介紹,僅去年一年,朝陽區就服務保障了500多個影視拍攝點位。

  “當書脊隆起山脈”北京春季書展,講述音樂人故事的“瞬想曲”攝影展……位於國家文創實驗區核心區的郎園Vintage,幾乎每周都有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舉辦。

  “國家文創實驗區的園區數量,從設立伊始的20家到如今的54家,不僅有量的提升,更有質的飛躍。”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主任李強介紹,各園區積極布局建設小劇場、實體書店、音樂廳等文化消費新空間,一年就能舉辦各類文化消費活動2000余場次。

  通惠河畔的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,正在打造數字廣告產業新生態。時趣互動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國家文創實驗區土壤中生根、開花、結果的廣告平台公司,公司CEO張銳介紹,“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,我們目前已鏈接起500多家廣告公司,構建起完備的品牌營銷創意生態。”

  “我們明確了文化科技融合、文商旅體融合‘雙融合’發展戰略,下一步將積極布局新領域新方向,大力發展影視工業,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,全力推進全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。”北京市朝陽區副區長尹圓說。

  近年來,國家文創實驗區還通過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,聯合擔保公司進行快捷擔保,銀行“見保即貸”。“國家文創實驗區還對各類融資成本進行補貼,方便快捷不說,利息、擔保費還能大幅降低。”一家企業負責人說。

  “未來,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堅持科技賦能文化創新、文化賦能城市發展,進一步將文化融入城市生活,推動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,高質量服務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。”李強說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4月14日 12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任一林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